在辽阔的样板海面上

来源:发表时间:2025-08-04 20:54:36

全国首个“标准海”样板区在珠海建成_南方+_南方plus

5月28日上午,珠海市海洋集团投资建设的全国区珠现代化海洋牧场“标准海”样板区(隘洲)项目开园投产仪式在珠海万山隘洲海域举行。

在辽阔的样板海面上,三座桁架式智能化养殖网箱,海建30口重力式网箱整齐排列,标准海构成“1+N”智慧集群养殖单元,全国区珠可年产海鱼2500多吨,样板年产值超9000万元。海建“标准海”样板区顺利投产,标准海标志着珠海深远海养殖将迈入“牧场模式标准化、全国区珠智能装备集群化、样板陆海联动产业化”的新阶段。

年产值9000万元

“标准海”助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

现代化海洋牧场被称为“蓝色粮仓”,是通过现代科技开发海洋食物系统的战略工程。珠海市海洋集团提出建设集“标准用海、立体养殖、岸海联动、智慧赋能、多元服务”多维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新模式,先行先试建设隘洲“标准海”样板区,着力破解当前国内海洋牧场建设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缺少全周期全链条建设运营模式的痛点。

“标准海”模式由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桁架式智能化养殖网箱伶仃牧场1号、2号、3号,配套30口90米周长重力式网箱,构成“1+N”智慧集群养殖单元。整片养殖区域分为综合养殖管理(伶仃牧场1号)、纯电单元养殖(伶仃牧场2号、伶仃牧场3号)、重力式网箱养殖等三大单元区块。

通过规模化养殖石斑鱼、金鲳鱼等大宗品种,并创新试养东星斑、黄鳍金枪鱼等高附加值品种,“标准海”可年产海鱼2500多吨,年产值将达9000多万元。有望实现“低成本、高智能、低风险、高效率”的养殖目标,助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 

装备技术突破

驱动海洋牧场走向深远海

一直以来,珠海市海洋集团紧抓海洋牧场装备产业化研发及制造终端,合资成立了珠海格盛科技公司及珠海海洋装备研究院两大研发机构,智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技术逐步得到市场认可,驱动现代化海洋牧场走向深远海。

在“标准海”样板区中,核心装备伶仃牧场系列网箱由集团旗下珠海海洋装备研究院自主研发设计,形成海洋养殖平台等十多项专利。其中矩形柱稳式座底设计、锚泊定位系统、半潜式抗风浪结构等关键技术装备设计寿命30年,可抵御50年一遇的极端海况,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伶仃牧场1号、2号、3号由风力和光伏发电提供能源供给,基于海上自然能源的多能互补,实现了零碳、无人值守的纯电化单元网箱的工程应用。其中,伶仃牧场1号作为中控平台,搭载智能化管理系统,具备自主升降沉浮、定时定量自动投喂、智慧渔业养殖监控、网箱集群安全监控等超智能化功能,可对各个养殖单元进行远程管理和操控,极大节约运营成本,大大提高养殖效能。

值得一提的是,“标准海”样板区通过平台自动化投料系统与重力式网箱无人机投喂技术的结合,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精准投喂。伶仃牧场系列网箱搭载的自动化设备可实时监测鱼群生长状态,计算投喂量并联动无人机集群,对重力式网箱进行全天候定点巡航投喂。这种“空海一体”的自动化生产模式,以技术创新重构生产流程,实现饲料损耗率和网箱驻守人员数量的“双减”,凸显了“标准海”在智能装备集成应用上的标杆价值。

接下来,珠海市海洋集团将通过合理布局网箱结构、优化养殖流程、建立安全管控体系,努力形成一套适应深远海环境的养殖标准体系,积极探索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提供可复制推广和进一步优化迭代的“珠海方案”,为珠海“百千万工程”的突破性创新实践,为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贡献海洋力量。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孙岁寒

供图:珠海市海洋集团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温志勇

相关栏目: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