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寒潮如信使般叩响冬日的门扉,牛羊肉便成了国人餐桌抵御严寒的牛羊 “能量担当”。在广州的肉带烟火街巷里,羊肉煲的开启咕嘟声与牛腩煲的脂香交织成冬日序曲;北方家庭的饭桌上,清炖羊肉汤蒸腾的温暖温暖味蕾热气驱散霜寒;而深夜的撸串摊前,油亮的过冬牛羊肉串在炭火上跳跃,肉香勾着馋虫 —— 这一口丰腴,新疆早已是牛羊冬日进补的温暖仪式。
若问何处牛羊肉最得舌尖偏爱?肉带新疆必是绕不开的答案。2023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开启新疆全年牛肉产量58.38万吨、温暖温暖味蕾羊肉产量62.78万吨,过冬庞大的新疆数字背后,是这片占国土六分之一的土地,用多元地貌与气候孕育出的肉质传奇。今天让我们一起解锁新疆牛羊肉的品质密钥,开启一场从草原到餐桌的鲜味之旅。
气候与水土的双重馈赠
新疆的神奇,在于它横跨温带大陆性气候带,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天山草原,从准噶尔盆地到昆仑山脉,每一寸土地都在书写独特的养殖哲学。
北疆草原的 “牧草盛宴”:在阿勒泰、巴音布鲁克等地,广袤草甸生长着羊茅、针茅、苜蓿等数十种优质牧草,牛羊如 “移动的食客” 漫步其间,天然草本的清香渗透进每一丝肌理,肉质细腻清甜。
南疆盐碱地的 “碱性魔法”:塔里木盆地周边的半荒漠地带,碱蓬、骆驼刺等耐盐植物成为牛羊的主食。碱性牧草中和了羊肉中导致膻味的葵酸,而甘草、麻黄等天然草药的摄入,更让肉质兼具营养与清香。加之戈壁滩放养的牛羊每日跋涉觅食,肌肉在运动中变得紧实弹牙。
品种图谱里的匠心传承
新疆的牛羊品种,是自然筛选与牧民智慧的结晶:
阿勒泰羊以 “冰川羊” 闻名,耐寒耐粗饲;巴什拜羊因肉质鲜嫩成为宴席常客;尉犁罗布羊在罗布泊周边吃野葱、喝矿泉,肉香中带着独特辛香;多浪羊(麦盖提羊)则以体型壮硕、肥瘦相宜著称。
牛中翘楚:新疆褐牛兼具耐寒与产肉优势,肉质肥瘦相间,煎烤后脂香四溢。这些经过千年驯化的品种,既适应极端气候,又以绝佳口感征服食客。
从原味本真到花式烹饪的味觉狂欢
在吃牛羊肉这件事上,新疆人堪称 “天生的美食家”,用最朴素的智慧演绎食材本味:
清水炖煮的手抓羊肉,仅佐以皮牙子(洋葱)解腻,入口便能尝到肉质的清甜与肌理的柔嫩;缺口搪瓷缸里,红枣、黄萝卜与羊肉同炖的 “缸子肉”,汤汁吸收了食材的精华,暖身又暖胃。
直径数米的馕坑是烤肉的 “魔法炉”:整只烤全羊外皮酥脆如琥珀,内里汁水丰盈;馕坑肉裹着面皮烤制,肉香与面香交融。红柳木串起的羊肉串,柳枝清香渗入肉中,铁签子烤肉则带着炭火的焦香,每一口都是北疆夜市的灵魂。
羊肉手抓饭里,羊油浸透每一粒米饭,胡萝卜的甜与羊肉的香缠绵交织;烤包子的面皮酥到掉渣,内馅的羊肉丁混着洋葱迸发出浓郁肉汁,从早到晚,都是抚慰肠胃的硬核美味。
爆炒羊杂的酸辣、胡辣羊蹄的软糯、米肠子面肺子的独特风味…… 这些街头巷尾的小吃,展现着新疆人对牛羊肉的极致利用。
三师图木舒克的产业突围之路
在南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数百万亩耕地与戈壁原生牧场构成天然养殖场。这里的牛羊走荒漠、食碱草、饮天山雪水,肉质紧实无膻,成为市场新宠。近年来,当地依托资源构建 “养殖 - 屠宰 - 加工 - 销售” 全产业链,规模化养殖让品质更稳定。
借助“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 平台,图木舒克的牛羊肉正通过冷链物流直抵大湾区,从戈壁牧场到广东餐桌,最短 48 小时即可完成鲜味传递。当新疆的羊肉煲遇上广式煲汤,当烤包子邂逅早茶点心,一场跨越万里的美食对话,正在悄然上演。
从草原牧歌到餐桌烟火,新疆牛羊肉的故事,是自然馈赠、品种匠心与人文智慧的三重奏。若想尝尽这口冬日至鲜除了亲自踏上那片土地,还可以到以下体验馆购买,赶紧把新疆牛羊肉提回家,温暖过冬!
广州馆: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道广卫路与昌兴街交叉口西南20米
佛山馆:佛山市禅城区季华五路25号附楼一楼
东莞馆:东莞市南城区胜和广场A栋102铺
惠州馆:惠州市市民服务中心智慧停车场临街商铺
江门馆:江门市蓬江区建设路42号
肇庆馆:肇庆市端州区供销大厦
来源:南方农村报
2025-08-05 00:34
2025-08-05 00:13
2025-08-04 23:43
2025-08-04 23:42
2025-08-04 22:59
2025-08-04 22:54